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管學院成立一周年

2013年9月2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管理學院舉行新教師歡迎儀式及教工培訓會,校長王稼瓊和副校長王傳生參加了歡迎儀式,會議由國際經濟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文川主持。
在會議上,副校長王傳生對學院提出兩點希望和要求:
一、在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方面,教師要發揮語言優勢,保持專業特色,打造國際品牌;
二、要與其他學院加強交流合作,特別要依托學校數量經濟學科的優勢并結合學院教師的學科結構,力爭在計量經濟和金融計量領域建設一個學科高地,并逐步輻射并推進與其它學科的合作和交流。
國際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奇在會上介紹:
國際經濟管理學院成立一年來,在做好人才引進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寬松和諧、尊重創新”的工作環境,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制,力爭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截止目前,學院以首經貿為署名單位發表(或錄用)5篇國際A類、4篇國際B類和6篇國際C類(或SSCI)期刊論文。其中有5篇文章將列入到2013年的TilburgList上,這將是首經貿首次躋身這一國際公認的經濟類最高水平論文收錄榜。近幾年中國大陸每年僅有10所左右大學可以位列該榜排名。
李奇回顧并總結了學院成立一年來的發展狀況,特別介紹了學院在海外人才引進和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上的取得巨大突破的情況。國際經濟管理學院的教師招聘突破了傳統的方式,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優秀海外人才引進方式并實行靈活的雙軌制管理模式,目前共引進全職教師21人,全部為來自北美或歐洲高水平大學的博士,初步建成了“海外人才聚集平臺”。同時,學院誠摯聘請國際著名教授參與學院的建設工作,已經聘請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運籌與金融工程系系主任范劍青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統計系主任姚奇偉為學院特聘教授。
國際經濟管理學院還借助舉辦《用現代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政策分析》和《2013計量經濟學國際學術年會》2次國際會議的契機,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和期刊主編到學院指導教師的科研工作。
在教學方面,國際經濟管理學院正在與經濟學院、統計學院合作招收本科生,并開設了經濟學(金融計量)碩士實驗班,學院開設的課程全部采用美國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課,進一步幫助提升我校人才培養質量。對于未來規劃,李奇談到,國際經濟管理學院要在2015年全職教師達到并穩定在50人左右,扎實推進教學科研工作,緊緊圍繞學校的發展戰略目標,建設幾個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中心,用5-8年時間力爭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經濟管理學院。
歡迎儀式后,對外聯絡合作處處長趙喜玲給新教工上了一堂“感知校園文化,理解駱駝精神”的培訓課,以幫助新教工更快更好地融入學校。據悉,學院還將邀請科研處、教務處、財務處、圖書館等相關部門為教師舉行系列培訓活動。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王稼瓊最后總結指出,國際經濟管理學院成立一年來發展勢頭很好,得益于學院創新的管理體制和其他各學院、各部門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國際經濟管理學院要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教學方面,精心設計課程,與其他學院合作,提高學校的整體國際化辦學水平;科研方面,要逐步接地氣,多與國內高水平學者交流,并著眼于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學校將努力完善管理制度,改善辦學條件,為大家營造寬松的工作環境,讓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學科研上來,把學校和學院辦好。